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鞋文化网 门户 热点新闻 查看内容

重庆最老主干道化龙桥沿线将重现繁华(图)

2008-10-22 16:31| 发布者: 圆口布鞋哥哥| 查看: 818| 评论: 0|原作者: webmaster

重庆最老主干道化龙桥沿线将重现繁华(图)

化龙桥(资料图片) 记者 罗川 摄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嘉陵路李子坝段下月拓宽改造,明年八月完工 下月起,重庆最老马路之一——有着70多年历史的嘉陵路将换新颜。记者昨日从市市政委获悉,继土湾段改造完后,嘉陵路拓宽改造二期工程李子坝段计划于11月底实施,两车道将拓宽为四车道,明年8月底前完工。 ||0d426fb74f0c2d671856b3424b94d5cd 现状: 沿线厂房破旧 昨天下午,记者由牛角沱行至土湾。 往化龙桥方向,两边多是一些破旧荒废的厂房,门上有生锈的铁索。大部分民房人去楼空。行至化龙桥,老桥仍伫立在此,附近只剩下两三个小门面。再往前,瑞安新天地项目正在进行中,勾画美好前景的宣传画随处可见。 七年后,这条公路沿线将成为重庆最高档小区云集之地。 1932年: 达官贵人出入 “称这条路为重庆最老的城市主干道并不过分,”市档案馆编研室唐润明说,1927年,军阀刘湘在其防区内修筑重庆至简阳的渝简马路,设计路线由重庆经璧山、来凤、大足、荣昌、隆昌、内江至简阳,牛角沱至土湾就是其中一段。在1932年建成的化龙桥,是我市第一座公路桥。 “当时的路只有现在一半宽,”在李子坝住了60多年的李荣森还记得,当年嘉陵路算是少有的一条大马路,过往的都是达官贵人的轿车,宋子文、孔祥熙等不少国民党高官的公馆都在这条路边上。 1938年:新华日报迁入 历史上,化龙桥是与朝天门和磁器口齐名的重庆水码头,是中药材、水果、陶瓷等物资的集散地,曾经经历繁华。 唐润明说,嘉陵路修建前,居民也多居住在沿江两岸。1932年,化龙桥建成使重庆城市布局悄然发生变化:化龙桥周边开始形成大的居民区,抗战时期不少迁建区通过化龙桥发展壮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时的歌乐山山洞地区,成为不少国民党要员寓所区。 这条向西的主干道,还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最具代表的就是抗战时期在该地区建立的中南橡胶厂。 1938年10月25日,党中央在国统区的报纸《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后迁至化龙桥继续战斗。 1946年春,育才学校迁至化龙桥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下的刘家花园。 计划时期:住的都是“富人” “上世纪80年代,住在嘉陵路一带的人都是富人,工资比普通人高几十块,还经常发毛巾、肥皂,很受人羡慕!”李森荣说,计划经济时期,嘉陵路密密麻麻分布着微电机厂、电气厂、红岩弹簧厂、特种电机厂、铸机厂、阀门厂等企业,其中军工企业最威风。 唐润明说,当时,龙隐路、红岩村、化龙桥上村等地建有大批职工住宅,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80多个,其中上千人的大企业有8个,工业总产值数亿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市场经济洗礼下,辖区内国有企业步入低谷。市属企业铸机厂和阀门厂破产,还有几个区属企业相继破产。1995年划归渝中区后,成为渝中半岛经济最不发达的街区之一。有关人士认为,该地区背山面江,地形狭长,厂房民宅密集,只有一条嘉陵路贯穿。虽是老工业区,但已不适宜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布局。 未来:高档小区云集 2005年8月,香港瑞安集团与渝中区政府达成协议,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百亿对化龙桥地区130万平方米旧城进行整体改造。渝中区政府也将投入巨资,将李子坝至上清寺一线全部建成绿地。记者 李珩 隆准

QQ|手机APP|手机客户端|留下鞋印|站点帮助|Archiver|小黑屋|中国鞋文化网 (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44866083 )

GMT+8, 2024-5-3 15:59 , Processed in 0.1455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