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靰鞡鞋的记忆与传说

2009-1-23 23:53| 发布者: 圆口布鞋哥哥| 查看: 452| 评论: 0|原作者: chishoes|来自: 网络

    一个世纪以前,靰鞡鞋是关东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靰鞡鞋和靰鞡草,在苦寒的日子里,人们怎么熬过漫漫的冬夜。由于靰鞡鞋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产生了许多和靰鞡鞋有关的歇后语。比如:穿靰鞡迈门槛———先进者(褶)。谜语:“有大有小,东北之宝。皮里没肉,肚里有草。脸上有褶,耳朵不少。放下不动,绑上就跑。”谜底就是靰鞡鞋。     靰鞡是中国民间古老的鞋子,是满族先人的创造。关东一带十分寒冷,所以靰鞡鞋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清代文献记载:鞠牛皮为履,名曰渥腊。此渥腊就是靰鞡鞋。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中描述:冬日行役,率着靰鞡……软底而藉以草,温暖异常。《黑龙江外记》记载:土人著履,曰靰鞡,制与靴同,而底软,连帮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泥淖中,不损不湿,显亦耐冻耐久。     在皇权统治下的老百姓,对于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物品向来是不敢专美的,所以靰鞡鞋与靰鞡草的传说,都与皇帝扯上了关系。传说中,靰鞡鞋就是“皇封”的鞋。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东巡来到关东地区,一看这里的百姓脚上用一块动物皮裹着。乾隆帝问:“这是什么?”百姓答:“鞋。”乾隆是位聪慧有学识的帝王,他说:“此鞋独到奇特,又倍受边民喜爱。既然没有名字,干脆就叫它靰鞡鞋吧!”东北民间称靰鞡是皇封的这种说法很普遍。     这年,皇上又带着贝勒大臣和八旗兵,到宁古塔的鸡林鸟喇山里打围。有一天,打到天傍晚,已打了些獐狍野鹿,皇上挺高兴。这时候天黑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这些人只好在山神庙里住下。这山神庙只有一座正殿,皇上和大臣们睡在正殿里。当兵的在院里拢上几堆火,在草甸子里割些靰鞡草,铺在地上过夜。半夜,皇上冻醒了。他脚上穿着一双毡“踏踏玛”靴,因为白天打猎出汗,这时靴已不保暖,脚冻得像猫咬似的。为暖脚,皇上就在大殿里来回走并跺脚。正跺脚呢,就听院里“砰!砰!”有人捶东西。皇上走到院子里一看,满院子当兵的睡在靰鞡草上,一个个睡得都挺香。皇上想:“怪!我穿毡靴子还冻脚呢,这些当兵的就穿一双牛皮靰鞡,怎么不冻脚呢?”皇上循声到墙角一看,喂马的戈什哈正坐在地上捶靰鞡草呢。只见他捶完后,揉巴揉巴草续进靰鞡里穿上就睡下了。皇上明白了:“啊!这靰鞡草是宝贝呀!”于是在当兵的身子底下拽出两把草也捶上了,捶完续在毡靴里,只觉着暖烘烘的。第二天天亮后,皇上问贝勒大臣:“关东几宗宝?”大臣说:“人参、貂皮、鹿茸角。”皇上说:“不对,关东三宗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这样,靰鞡草也就成了皇封的宝贝。     上世纪初,靰鞡鞋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偏远的山村,还能够看到靰鞡鞋的影子。现在,靰鞡鞋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彻底绝迹,靰鞡鞋正成为一种历史,一种文化。

QQ|手机APP|手机客户端|留下鞋印|站点帮助|Archiver|小黑屋|中国鞋文化网 (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44866083 )

GMT+8, 2024-5-6 02:19 , Processed in 0.0961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