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鞋文化网 门户 鞋业设计 查看内容

皮凉鞋帮样设计

2008-10-28 23:04| 发布者: chishoes| 查看: 629| 评论: 0|原作者: chishoes

    凉鞋构成形式:一是在满帮鞋的基础上敲凿各种形状的花眼或者挖出各种类型的花孔;二是各种形状的条带组合;三是用条带编织出各种形状的花孔。     一 皮凉鞋分类及其楦型特点     (一)满帮皮凉鞋     满帮皮凉鞋的基本结构与低腰皮鞋相同,只是在鞋帮上面敲凿出各种形状的花眼,目的是增加凉爽性,满足夏季穿着需要。     男式以外耳式和舌盖式为主,女式以浅口式和舌盖式为主。     凉鞋鞋帮有部分编织部件或者全部鞋帮都是编织而成的凉鞋,统称为编织凉鞋。大多是整帮式结构,也属满帮式凉鞋。男、女鞋都有,体现工艺美、技巧美、节奏和韵律美等。     女式凉鞋也可以采用纱网结构的部件,达到凉爽的目的。     (二)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     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是指前帮有包头(包括内包头),后帮有外包跟(包括主跟),中帮腰窝部位只有一、二根条带连接前后帮,或者根本没有腰帮部件的皮凉鞋款式。     代表款式是男式“老三条”皮凉鞋;女式常为前后帮截然分开的前绊带皮凉鞋和中帮镂空的浅口式皮凉鞋。     (三)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     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其结构上的特点是前、后帮的前后两端都有较大的空隙,而腰帮为一整块部件。     一般女式皮凉鞋这种款式较为多见,其基本形态或者与浅口式相仿,或者与拖鞋相仿。     (四)前满后空式皮凉鞋     与前后满中空式和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不同,前满后空式皮凉鞋是将凉鞋鞋帮分为二段式。顾名思义前帮为满帮,后帮镂空的凉鞋即为前满后空式皮凉鞋。     这种凉鞋也以女式较为常见,从外形上看类似拖鞋,而且坡跟较多,并以后绊带为主。     为了成鞋跟脚,这种皮凉鞋在后跟部位通常设计有后绊带。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皮凉鞋的前帮长度应该按照满帮皮鞋的前帮长度来设计。鞋帮两翼下端点的位置不能太靠前,应该到腰窝部位以后,接近踵心部位处。     (五)前空后满式皮凉鞋     如果将凉鞋鞋帮分为二段式结构,前帮用条带组合成镂空的形式,后帮是含有主跟的满帮形式,这种款式的凉鞋就是前空后满式皮凉鞋。     一般女式皮凉鞋才会有这种款式,通常设计为时装化女凉鞋,后帮腰筒可以设计为高帮形式。     (六)全空式皮凉鞋     全空式皮凉鞋是指整个鞋帮从前到后都是镂空结构,或者都是由条带组成的。全空式皮凉鞋男女式都有,但女式更为常见,男式相对少一些     全空式皮凉鞋按照结构不同,又可分为前绊带和后绊带二种款式。由于结构形式不同,所使用鞋楦的尺寸和楦体造型也有不同要求。对于前绊带结构,其鞋楦的楦跖围和楦底样基本宽度都与满帮皮凉鞋楦相同,头式较低,后身肉头也较少,后跟曲线弧度较大,楦的前端点至楦后身高 70 ㎜处的楦斜长与楦底长相等。对于后绊带结构,为了使成鞋跟脚,楦跖围和基本宽度较满帮皮凉鞋楦应减小半型,其余与前绊带皮凉鞋楦基本相同。     总之,皮凉鞋的帮面结构变化很大,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二条:第一,帮面前、中、后镂空(凉鞋帮面分为三段)或前、后镂空(凉鞋帮面分为二段)的变化;第二,后空或全空式皮凉鞋的前、后绊带以及丁带的变化。这二个方面对皮凉鞋的帮样设计都有直接影响,必须搞清楚。     二 皮凉鞋帮样设计基本规律     (一)曲跷及后帮中缝线处理     1 .曲跷处理     满帮式皮凉鞋(含编织皮凉鞋)、前满后空式皮凉鞋、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等款式,跖跗部位为满帮结构,帮样设计与低腰皮鞋一样,需要进行曲跷处理,但跷度要小一些。曲跷方法与低腰皮鞋一样,采用搬跷的方法即可。     前空后满式皮凉鞋、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等款式,跖跗部位为条带结构,帮样设计时,不需要进行曲跷处理,只需要在前帮跖跗部位条带处给出所需要的部件跷度。部件跷度大小及处理方法与低腰皮鞋基本相同,跷度大小通常取 2 ~ 3 ㎜。     全空式皮凉鞋,鞋帮均由条带组成,所以帮样设计时,不需要进行曲跷处理,只需要按照条带的结构进行设计。但为了便于套裁、加工,节约原材料,往往需要将条带进行拉直处理,实际上就是给条带一定的工艺跷度。     2 .后帮中缝高度设计及后帮中缝线处理     全空或后空结构的皮凉鞋,后帮中缝高度设计比低腰皮鞋稍高一些。因为后跟部位镂空,没有鞋帮而仅有后绊带,穿着时,要求皮凉鞋的后绊带必须高于人脚后跟骨上端点,才能保证跟脚而不掉跟。所以男式中号皮凉鞋后绊带高度通常设计为 68 ~ 70 ㎜,比低腰皮鞋高出约 3 ~ 5 ㎜;女式中号皮凉鞋后绊带高度通常设计为 62 ~ 65 ㎜,比低腰皮鞋高出约 2 ~ 4 ㎜。     全空或后空结构的皮凉鞋,既有前绊带,又有后绊带,后帮中缝线上端点的处理方法与低腰皮鞋相同。仅有后绊带的结构,后帮中缝线上端点的处理比低腰皮鞋收的稍多一些,以便成鞋能够很好的跟脚,通常多收 2 ~ 3 ㎜。     (二)内、外踝差别     1 .底边沿线、后帮上口轮廓线、口门位置点以及围盖轮廓线等部位的内外踝差别与低腰皮鞋相同,具体处理方法如前所述。     2 .皮凉鞋帮面条带数量很多,通常呈横向组合而形成镂空结构,所以整个鞋帮从前往后两翼下边沿点很多(即条带两翼下边沿点),而各个条带两翼下边沿点内外踝之间都有一定差别。通常,内踝在前,外踝在后,最大差别约 6 ㎜,最小差别约 2 ㎜,平均为 4 ㎜。     因为皮凉鞋条带两翼下边沿点在楦底样内、外踝边沿线上各有一个位置点,见图 4-9 。如前掌凸度部位点 F ,内边沿点为 F2 ,外边沿点为 F1 。从图中可以看出, JF2 与 JF1 长度是不相同的,采用半贴法,用外踝样板制作内踝样板时,需要将外踝 JF1 长度缩短一些,使其与内踝 JF2 长度相等。才能使成鞋内、外踝前掌凸度部位的内外边沿点 F2 和 F1 保持一致。     常见皮鞋楦底样为例,两翼边沿点内、外踝差别规律如下     ( 1 )在楦底前端点 J 到头厚部位点 I 之间,楦体头部近似于半圆形,所以内、外踝差别趋于 0 。     ( 2 )在头厚部位点 I 到前掌凸度部位点 F 之间,内外踝差别逐渐加大,接近 F 点处,内、外踝差别最大,约 4 ~ 6 ㎜。     ( 3 )在前掌凸度部位点 F 到腰窝部位点 C 之间,内、外踝差别逐渐减小,接近 C 点处,内、外踝差别较小,约 2 ~ 4 ㎜。     ( 4 )在腰窝部位点 C 到踝骨部位点 B 之间,内、外踝差别变化不大,约 2 ~ 3 ㎜。     ( 5 )在踝骨部位点 B 到楦底后端点 A 之间,楦体后跟部位近似于半圆形,内、外踝差别保持不变,约 2 ~ 3 ㎜。     3 .皮凉鞋帮面孔眼数量较多,与两翼下边沿点同样的道理,这些孔眼在内外踝之间也有差别,差别大小及其处理方法与两翼下边沿点相同。

 [1] [2] [3] [4] [下一页] 

QQ|手机APP|手机客户端|留下鞋印|站点帮助|Archiver|小黑屋|中国鞋文化网 (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44866083 )

GMT+8, 2024-4-29 15:37 , Processed in 0.1484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