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草鞋 蒲鞋 芦花靴

2008-10-25 00:18| 发布者: 圆口布鞋哥哥| 查看: 1177| 评论: 0|原作者: chishoes|来自: 网络

         海门濒海临江,浩瀚的滩涂芦荡,沟河岸边生长着的芦苇、茅草,平原水田的稻草便成了那时丰富的自然资源。过去,由于生活贫困,善于动脑动手的海门农民便利用这些特有的草本和作物杆秸制成四季宜穿的鞋子,年复一年,形成了海门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民俗风情。

        草鞋

        它是以前海门农民劳作时穿的鞋。草鞋的主要用材是稻草和茅草,稻草用做底,茅草用做鞋底的径绳及鞋鼻、鞋跟、鞋带等。

        其制作方法主要是:

        1、先制作绷拉鞋底径绳用的工具。在一根长12至15厘米、宽厚各3至4厘米的木条上等距离固定着宽2.5厘米、高5至6厘米的4根毛竹片(其形状如旧时人们翻晒粮食用的拌头,但鞋具上毛竹片是向上的)。

        2、制作时,将鞋具一头用绳牵在门框中柱或台横档上,另一头捆在推鞋人的腰间。

        3、把从河岸边采割的茅草事先用手搓成粗约0.5厘米的绳子。

        4、鞋具两头的毛竹片上分别套上2根(共4股)茅草绳,中间2根毛竹片上分别套上1根(共2股)茅草绳。

        5、拉紧径向草绳后,留下适当距离(约15厘米上下)的位置开始制边,并将稻草紧挨径绳,一边搓,一边一股向下一股向上横向编推,鞋底各段宽度和长度由制作人凭经验掌握,一般草鞋长为7.5寸、8寸、9寸左右。

        6、鞋底推好后,鞋头部分剩下的6根(共12股)茅草绳编成鞋鼻;鞋跟部留下的同样股数的草绳编成鞋跟帮及鞋带。

         年过半百的海门镇中海村村民刘妙安,自幼心灵手巧,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大队民工队伍到临江开河做岸,雨雪天,他便为大伙编推草鞋,一天最多能做七八双,乡间集镇上卖草鞋的专业户就不止这个数了。

         说起草鞋,居住在市区海兴新村93岁的吴品莲老人回忆说,70多年前农忙时,他家常请些短工干活,干活的乡邻们清早扛着铁搭,铁搭柄上挂着一双草鞋,到田头后,脱下布鞋换上草鞋才下田扣地(相当翻地)。下午收工洗了脚再换穿布鞋回家。天气稍冷时要穿上布袜子再穿草鞋;天暖干活,如挑麦担等,人们是赤脚穿草鞋的。草鞋的特点是轻便适宜长途行走,在雨后湿地上跑路扎滑,透气性好,踩在田间土壤不容易板结。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青西河还未疏通,从青龙港运往县城的粮多用小车推,笔者有一次见到二三十个推着小车的民工,汗流浃背,脚蹬清一色的草鞋,全然是一派“草鞋车队”的壮观景象。六七十年代,很多干部穿着草鞋下乡和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涌现的许多“草鞋干部”、“草鞋书记”,体现了一种艰苦朴素的精神。从其演变的角度观察,草鞋从那时起就开始渐渐被淘汰了。

         蒲鞋

        主要也用稻草和茅草制成,推制方法同草鞋大同小异,唯其在制作质量上比草鞋更紧密结实。同时,草鞋没有鞋帮,而蒲鞋像布鞋那样有鞋帮,鞋帮全用茅草推编。制作时,先在鞋底周围通过拧插,拉出细股茅草绳,再将茅草紧挨着拉出的细股茅草绳交叉编上推紧,鞋帮深浅一定后再间隔拼股拉出茅草绳用来完口。推制蒲鞋要比推制草鞋要费料费时。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双草鞋卖七八分或角把钱,而蒲鞋要卖2角钱左右一双,道地的老农下田时以穿草鞋为主,不会轻易将几角钱一双蒲鞋穿到田地去。蒲鞋有鞋帮,鞋底又比草鞋稍为厚实细腻,宜于夏天赤脚穿,春秋再穿双布袜子或旧的纱袜子上集镇、走亲访友,这要比穿草鞋显得大方、体面又客气。    

        芦花靴

        海门冬季湿冷,用芦花做成靴子不失为旧时海门人理想的保暧鞋。芦花靴的用材主要采用芦花、稻草和麻绳。制作芦花靴的鞋具同草鞋、蒲鞋的鞋具相仿,只是因为芦花靴的底是双层的,就显得宽厚结实,推编时用力大,鞋具规格相应要大些,鞋具上的竹片也改用铁钉,鞋底纵向径绳用麻绳。另外,芦花靴要起御寒作用,鞋帮就要又高又厚实。  

         制作芦花靴时,先将芦花搓成直径为0.6厘米上下的绳。芦花老了质地就变脆不易搓成绳,因此采集的芦花很有讲究。乡间专门做芦花靴的农户一般选择在寒露前三四天开始大量采割没有扬花的嫩芦花。芦花靴先做底,然后将搓好的芦花绳与鞋底周围拉出的细股麻绳进行紧密交叉编推,一般鞋帮推4至5寸左右的适当高度(半高统的则有7至8寸上下),每4根鞋帮麻绳合成一股,然后再把合股后的麻绳进行完口。

         海门通东地区的芦花靴(通东话称茅靴)则略有不同:一是芦花色泽偏白,二是鞋底鞋帮没有沙地的厚实,三是鞋帮口大且较低,一般与脚部踝骨等高,四是鞋帮头部常用花色布条和芦花混杂在一起搓成的绳,以增加强度和美感。

         买来的新芦花靴,底部、帮壁较粗糙,赤脚穿会刺脚,海门沙地人家还要用粗布做鞋帮衬里、用花色布包裹鞋帮面并用手工缝制沿口,鞋底里还铺塞一层旧棉花絮作衬垫,这才算是一双完正、保暖、实用的芦花靴。民间一般人家每到过冬过春节不见得年年做得起新暖鞋,请人摇(用棉纱加工)双粗纱袜,花5毛钱买双芦花靴就是一种消费和享受了。市区通源新村的徐学达先生回忆起芦花靴时,他至今没有忘记在校读书时的愉快一幕:上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他在海中寄宿读书,冬天为了上好夜课便买了一双芦花靴,一穿就是两三年。有一年雪后消融的一天,同室同学陈广涛穿了他的芦花靴到街上转了一圈回来,结果芦花靴沾满了又湿又烂的泥,鞋帮和鞋底也分了家。可见,一双芦花靴当心好了能穿上三四个冬天。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改革开放后制鞋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保暖鞋,芦花靴才慢慢被淘汰并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QQ|手机APP|手机客户端|留下鞋印|站点帮助|Archiver|小黑屋|中国鞋文化网 (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44866083 )

GMT+8, 2024-5-4 13:27 , Processed in 0.1352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