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淄博生活习俗粗谈

2008-9-6 01:08| 发布者: MacDino| 查看: 3331| 评论: 0|原作者: admin|来自: :chishoes.com 作者:samma 中国鞋网 2006年02月08日

第一节  饮食

    一、主食
  旧时,穷苦人家,多为半年糠菜半年粮,粮菜混吃。一般平民以粗粮为主,多为高粱、玉米,粗做制成窝窝头,细做制成煎饼。大豆虽属粗粮范畴,则列为副食,用来做豆腐、小豆腐,或生成豆芽变为蔬菜。中上层人士,也以粗粮为主食,多为玉米和谷子,制成玉米煎饼和小米煎饼。旧时,细粮小麦,不论穷家还是富户,都不作为主食常年食用,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招待宾客等,方用细粮面食,制成品为水饺、面条、馍馍、单饼、蒸包等。只有富商店铺才在麦收后吃细粮,以馍馍为主食,秋后吃粗粮,以小米煎饼为主食。

  二、蔬菜
  以当地产蔬菜为主,有白菜、萝卜、菠菜、芹菜、茄子、黄瓜、韭菜等。
  建国后,西关人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得到了改善,但仍然不失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食品仍以粗粮为主,煎饼为西关人通用的主要食品。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生产、生活靠集体,吃粮由生产队分配,麦后吃细粮,秋后吃粗粮,分什么吃什么。1977年,西关一大队转为蔬菜生产基地队,由种粮为主改为种菜为主,社员口粮由国家供应,粗粮细粮在不同季节,按比率供应。改革开放以来,细粮成为村民的常年性主食,在改善生活,调节口味时,方吃一餐粗粮,且生活十分有序,许多家庭,早餐多喜吃淄川名吃--肉烧饼,配以豆汁或小米粥,午、晚餐以馍馍为主,间食锅饼、火烧、油饼、蒸包等。副食品有鸡、鱼、肉、蛋及各种蔬菜。重视养生者,还讲究饮食配比营养成分配比等。 

第二节 穿着


  村民向来崇尚俭朴。解放前,人们的服装皆以土粗布为主。贫苦人家一年四季,只有单衣、棉衣之分,有的甚至一件衣服穿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西关穷人崇尚俭朴和经济状况的写照。较富裕的人家,衣料多用细布,衣着分单衣、夹衣、棉衣等。大户富贵人家,春、夏、秋、冬四季衣着分明,单、夹、棉、皮皆按季节穿戴,且衣料多为绸、缎制作。建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穿着也随之不断改善。20世纪50年代,土粗布已不多见,普遍穿上细布衣服,60年代人造棉大兴,70年代化纤布普及,80年代人们爱穿毛呢料,90年代出现了坚固尼、健美尼、真丝、仿真丝面料。解放前很少有人穿内衣,现已是成年人、青少年不可缺少的衣着,分衬衣、绒衣、线衣、羊毛衫、保暖内衣等。如今,较高级的毛呢大衣、风衣、羽绒服已经普及。上等的毛皮衣裤,也开始盛行。

  一、上衣
  建国前,男子上衣多为对襟,老人也有穿左大襟、穿长衫(大褂)、棉袍者。穿制服者多是富贵人家的阔少。长衫一般是商贾和富户的穿着,分单、夹两种,均为左大襟,大襟压脚、袖子过手;夹长衫分里表两层,属春秋装,穿着讲究者,夹衫还外罩一马褂。冬季御寒,一般人家穿袄和棉袍,皆是表、里加棉花的三表棉衣。富贵人家尚有皮袄、皮坎肩、皮大袄之贵重皮衣。女装上衣,老幼皆为左大襟,多为宽袖元宝领式。年长者袖长及指,下摆过臀,年青妇女通常袖长及腕,下摆过腰,上衣下摆及袖口多用异色布镶边和绣花。
  解放初,人们喜爱中山服、国防服、解放服、学生服、青年服。60年代,增添了短大衣、大衣。青年女子上衣多为对襟,中西式多变。80年代,时兴穿呢料大衣,外套。冬季一般内有棉衣,外罩大衣。90年代,西关一村开发建起了淄川服装城,富裕了的村民穿着讲究,西服、时装成为日常服装。

  二、下衣
  旧时,下衣一般分单裤、夹裤和棉裤,夏天还有短裤,冬天亦有穿杈裤的。长裤兴免腰,裤腿压脚,裤筒宽松,便于劳作;夏天穿的短裤,主要是为了在劳作时利索、凉快,一般是劳动者穿着;杈裤是一种无裆长筒裤,有棉、夹两种,冬天穿着干活方便,也有老年人或腿部关节病患者,穿着防寒保腿;皮裤是富贵人家的着装。

  三、裙装
  通常称裙子,女性服装,裙长盖脚。旧时,西关妇女多做礼装,遇有喜庆、节日方才穿着。不同经济状况的女子,裙子也有不同。平民百姓女子,裙子质底平常,而富家女子裙子则十分讲究,用料多系绸缎,华丽鲜艳为上。直至解放前夕,青年女子在婚嫁时,仍以裙子为主要服饰。解放后,广大妇女,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劳动生产,裙子一度被渐渐冷落。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女子盛穿连衣裙。“文化大革命”中,裙装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加以批判,除在校女生外,裙装几乎绝迹。70年代末裙装渐渐兴起,90年代,女性裙装达到盛期,青年女子均穿裙子,且各式各样。未婚女子多穿短裙、超短裙、迷尔裙,有的色彩鲜艳,有的浅淡素雅。中青年女子多穿长裙、连衣裙。款式:有筒裙、裤裙、一步裙等应有尽有。除了春、夏、秋季穿裙装外,在冬季也有穿裙者。现今,裙装已成为女子不可缺少的重要服装。

  四、帽子
  建国前,春秋时节,男子一般带帽垫,成人帽垫为青疙瘩,少儿帽垫为红疙瘩。帽垫的质地有缎料和布料两种。商贾富户也有戴礼帽者。严冬时节,不分老幼多戴“三大扇”,“满头撸”。“三大扇”护头盖耳;“满头撸”掩面盖脖子,面部只露双目。商贩及老农则喜欢戴“毡帽”。冬季青年女性很少戴帽,多围手帕,手帕多为青色,质地有丝线、棉线几种,有的绣有花纹图案。老年女性多戴帽子。
  现时,年青人一般不戴帽子,中老年人戴的是庄重大方的呢子帽、呢子鸭舌帽,妇女则围丝巾、毛线围巾或戴风雪帽。

  五、鞋
  建国前,种田人和肩商常穿老山鞋和拉尖鞋。老山鞋:用麻线纳底,棉线纳帮,鞋脸中间有一三角形尖子并上钩,鞋后有一“页跟”,坚固耐穿。拉尖鞋:鞋的前脸中间有寸余宽的多层布拉尖,鞋的帮和拉尖均是以棉线密纳,硬质轻便耐用。商贾文人喜欢穿“没脸鞋”和“千层底鞋”两种。“没脸鞋”:为表里两层布帮,麻线纳底,分尖口、圆口两种,底帮软平,穿着舒服。“千层底鞋”:实为五层底,每层皆用白布沿边,配以青布鞋帮,底白帮黑。年青女子爱穿软帮花鞋,中老年妇女缠足者,穿平底软帮、尖口的尖脚鞋,有的鞋外还穿一层套鞋。建国后,盛行布胶鞋、五眼鞋、球鞋、紧口布鞋等。60年代多穿皮鞋,夏天有凉鞋。进入80年代,青年男女穿鞋讲究款式、档次、品牌,多穿皮鞋、旅游鞋等,中老年人多穿舒适的圆口布鞋、紧口布鞋、皮鞋,还有保健功能的老年保健鞋和磁疗鞋等。

  六、袜子
  旧时,人们多穿布袜,俗称“笨袜子”;商贾文人则穿线袜,俗称“洋袜子”。70年代、80年代人们多穿尼龙袜,90年代,人们多穿丝袜,丝袜已成为女子服装的主要组成部分,长袜、高筒袜,连裤袜已成为女子时髦穿着。一双连裤袜配一短裙,是青年女子的主要时装,除夏季外,春秋两季盛穿,也成为时尚。

  七、童装
  建国前,儿童服饰很具民族特色,婴幼儿多头戴虎头帽,足穿猫头鞋或猪耳朵鞋。虎头帽:一般用鲜艳绸布缝制,正中绣一“王”子,戴在头上,虎头虎脑,很有生气。猫头鞋:前脸绣一猫头,穿起来活泼可爱。猪耳朵鞋:鞋脸似猪头,两耳垂于两边。婴幼儿穿的裤子,一般是上缝背搭,下边开裆,穿起来非常方便。冬季配以斗篷,以防寒冷。如今儿童服装花样繁多,但仍有人喜欢用传统的虎头帽、猫头鞋、猪耳朵鞋来装扮孩子。斗篷则被各式各样的外套所取代。

第三节 发式与首饰


  一、发式
  清代,西关男子蓄发扎辫子,女子婚前梳辫子、扎红头绳,富贵人家戴宫花。妇女出嫁时,开脸、挽纂,罩发网。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子、剃发,百姓多剃光头。“五四”时期,女学生开始剪短发,男学生开始留分头,推平头。40年代,妇女短发渐多。50年代,妇女多留双辫。60年代,女青年普遍剪短发。80年代后,女子发型各异,有烫发、披肩发、马尾式、学生头、运动头、蘑菇头、返翘等等。

  二、首饰
  佩戴首饰,倍受女性重视。旧时,西关平民百姓首饰多为铜质、银质,种类少,制作工艺粗放,花色品种单调,价格低廉。大家富户首饰多为金质,制造工艺讲究,花色品种繁多,价格昂贵。青年女性,通常佩戴的首饰,有手镯、戒指、耳坠等,中老年妇女,通常佩戴戒指、耳坠、簪子、关针等。男性只有富家子弟佩戴首饰,也只佩戴戒指。此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西关一村民,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走向了富裕道路,首饰在村民中兴盛起来,佩戴首饰风靡全村,中青年女性一般都佩戴金手镯、金戒指、宝石戒指、金项链、金耳坠等。老年女性普遍佩戴金戒指、金耳坠。中青年男性,已多有佩戴金戒指者。老年男性也有佩戴金戒指的,但为数不多。

第四节 住房


  一、传统住宅
  住宅布局:旧时,西关人标准住宅为“四合院”,建设布局是:北屋三间为正房,叫主屋,东西两端挂有耳房。东西南三面各有配房三间,配房较正房略矮。院落为正方形,大门设于东南角,或面南,或面东,门内以东配房南山或南配房东山为影壁。西南角建栏圈,东南角靠门楼设厨房。但只有家庭较为殷实富有者,才能独居一个四合院。一般平民百姓,有的数家合住一个四合院,有的因宅基地置宜,不能建起标准的四合院,但须尽力按四合院布局要求,设置大门、厨房和栏圈。
  住宅建筑结构:旧时,一般人家房屋建筑简陋,多数为土木结构,石砌墙基,土坯垒墙,杂木房架,高粱秸为箔,麦秸披顶。有的檐、梢用砖瓦,名曰“海青”。较富有者,建房多为砖镶门窗,砖砌房屋四角,砖瓦做檐、梢。只有大家富户房舍为砖瓦结构,门窗均为木质。其建设布局也有很大区别,有一宅两院,一宅三院或数院之分,有的建楼,有的建厅。大门设重门,内门称加门,一层院落一层门。
  居住安排:按照礼俗,住房安排要求严格,辈份清楚,长幼分明。正房为主屋,由最高的长辈居住。配房由东、西、南按照辈份长幼依次安排居住。
  西关,自古为商贾重地,其主要街道,除商业店铺专用房外,村民住宅多有临街商业用房,其建筑形式,多带有前托厦,大门大窗做为商业门头,便于经营。整个房舍为商住一体,居住安排,也以商业经营为先,然后方按礼俗安排居住。

  二、新住宅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大有改善。60年代,西关一人,开始对旧住宅进行改造,凡经改造的房屋,皆为砖镶门窗,砖砌四角,砖瓦做梢,砖瓦挑檐,玻璃门窗,群众称为“四角硬”、“海青屋”。70年代,改四合院布局为排房布局。村民建房一律按照村庄规划要求,由几户或10几户连成一体,建为坐北面南,整齐划一的一排排房舍,一户一院,家庭人口多者,可一户两院或几院。建筑多砖瓦结构,红砖砌墙,缸瓦盖顶,玻璃门窗。80年代,建筑由砖瓦结构改为砖混结构,在排房布局的基础上,多数增建了前托厦,有的改建为二层小楼。进入90年代,随着淄川服装城的开发建设和旧村旧貌的改造,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西关一村规划建设了新的村民生活区,一改农村型的建筑风貌,新建了村民住宅楼。建筑形式分点式和条式,楼层分5层和6层。每套住宅建筑面积为70~80平方米。房间布局分2室1厅或3室1厅,内设厨房和卫生间。在统一建造楼房的基础上,村民住户多数按照自已的要求,对内部进行了装修,一般为瓷砖铺地,木质墙裙,壁纸、壁布裱墙,厅内饰有壁镜、壁画、吊灯等。部分住户室内铺有地毯,装有空调,豪华气派,居住舒适。

第五节 路行


  旧时,走亲访友,有事出门,多是徒步而行,经济条件好些的人家,出门可骑毛驴,或坐木轮小车,自民国初年起,富裕之家,开始乘坐黄包车。1926年,西关村朱增业购得进口自行车(时称洋车),西关始有自行车。抗日战争后,自行车日趋增多。
  解放后,人们出门多乘汽车、火车,自行车也逐步进入普通农民家庭。70年代,西关一村户户皆有自行车,成为人们代步的主要工具。80年代,村民开始购买摩托车,而且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摩托车已达300余辆基本普及。摩托车已成为人们出门的主要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现在西关一村已拥有公用轿车2辆,个体轿车2辆,集体、个人拥有的各种面的、客货两用车达40余辆,方便了交通运输,方便了村民生活。 

QQ|手机APP|手机客户端|留下鞋印|站点帮助|Archiver|小黑屋|中国鞋文化网 (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44866083 )

GMT+8, 2024-5-2 05:49 , Processed in 0.1202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